当前页面:首页新闻中心技术中心对无菌更衣概念的理解
对无菌更衣概念的理解
1.任何物品未经可靠的灭菌过程,均视为“有菌”。人员不能进行灭菌,故视为“有菌”。
2.经可靠的灭菌过程,成为“无菌”。但是这个无菌状态是有时效的。过了期限的均视为“有菌”。
3.无菌的一经接触“有菌的”即视为“有菌”。需要重新灭菌。
4.“无菌”碰到“有菌”则也视为“有菌”。
5.设计科学合理的“无菌更衣流程”是实施无菌更衣理念的保证。
二、解释 1.手和手套: 裸手永远是有菌的,即使喷涂消毒液也不行,裸手戴无菌手套时不得接触手套外表面,只能接触内表面。内表面接触裸手变成“有菌”,手套外表面处于“无菌状态”。工作中手套破损,或接触了任何“非无菌”物体,即为“有菌”。
2.头部和脸部: 对于人体来说,头部是最容易污染外部洁净区的,特别是眼部和呼吸器官易脱落或排泄污染物。除了加强头部的防护外,还要尽可能的不用戴有无菌手套的手触碰到头部,从而破坏了手套的“无菌”状态。无菌更衣操作完成时,全身所有防护须整齐到位,不得有外露。
3.穿无菌连体洁净服: 这是无菌更衣的最关键时刻。这个更衣室是个特区,其中一部分是“有菌区”一部分是无菌区。首先,人站在“有菌区”时,拿取一套连体洁净服,注意,手只能接触洁净服的内表面,无菌面碰无菌面是整个更衣过程最基本的原则。 先伸入一只脚,穿好后,这只脚要踏在“无菌区”。穿衣时,另一条裤腿和袖子的外表面不得接触 任何其它表面,包括墙壁地面和人体,否则便失去“无菌”状态。须重新更换连体服。 穿好的脚踏在“无菌区”再穿另一只脚,穿戴完毕踏在“无菌区”,再穿衣袖。穿衣时,袖子的外表面不得接触任何其它表面,包括墙壁地面和人体,否则便失去“无菌”状态。须重新更换连体服。 如无穿着失误,进入“无菌区”后,不得再返回“有菌区”。
4.穿好无菌服进入工作间,房间的门不宜设把手,以便人员用肘部推开进入,最好是能自动开门和关门,以保证无菌手套是 “无菌状态”。众多人员接触的把手是一个潜在的污染源。
5.工作进或不工作时,双手置于胸前部位。不得支撑在其它设施上,也不要下垂。人体不能倚靠任何物体,以免造成洁净服的污染。
6.在洁净区或无菌区操作时,洁净人员不宜大幅运动或操作,否则会造成严重污染。
Copyright © 2015 宿迁百护洁净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江苏宿迁市宿城区经济开发区南区黄河南路江苏财茂城28栋A三层东侧厂房 苏ICP备19042942号